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同事说我「变」了
阅读量:7090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8

本文共 1828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6 分钟。

题图 by Ovlivion


今天,有同事说我「变化还是挺大的」。

然后我认真思考了下,总结了以下几点变化,心里挺乐呵:

1.开始大量阅读

这里的阅读当然不是说看网易新闻、今日头条,或者看看抖音、快手。这些 App 现在有个说法叫做毒药。这里不展开,放在另外一篇文章里再谈。

这是一个好时代,获取知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容易过。回顾过去的这一年,各类知识付费的产品我也订阅了好几千块人民币了。通过这些订阅,让自己可能一生都见不到的各学科领域专家,通过文字和语音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的眼前。这真的是一种革命。通过这些阅读,增长了知识、提高了认知,让自己能够快速的得到成长。身为互联网的一份子,真的要感谢下这些 App 的创造者。

哪些 App 呢?比如得到,极客时间等等,如果你还没有听说过,那我只能说你真要赶紧下载看看。

2. 坚持写文章

今年的一个计划之一就是写作,公众号其实只是写作的一个载体而已。当然,通过在公号上写作,你能更加容易的得到一些反馈。留言、点赞、关注等等这些,都是对作者的一些鼓励。我当然也希望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点赞和关注。就写作这件事而言,这是一种正向的积极反馈。类似的我们在谈论管理上的 PDCA, 在谈论认知上的 OODA, 以及用户生命周期的 AARRR 模型,其实最终需要谈的都是希望能够形成一个闭环,不断的循环。所以通过关注和点赞,是一种直接刺激作者创作更好文章的方式(所以待会记得点赞哦)。

这有点背离了做这件事的初衷。其实,通过写作这件事,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总结,不断的对照自己,修正自己丑的那一面。追求自我的成长。

3. 工作效率提升

随着公司的发展,现在每天有大量的琐事需要跟踪和处理。这和以前 coding 的状态很不一样。以前作为程序员,主要的目的都 focus 在 coding 上,大部分的时间都沉浸在代码的世界里。那是一种很美妙的感觉:心无旁骛,通过敲打键盘将自己的设计呈现在一行行的代码中。现在写作其实也会有这种感觉,这大概是为什么也喜欢写作的一个原因吧。

但是现在不同了,毕竟公司还是在不断发展的,慢慢的自己也承担了很多沟通和管理的工作,所以现在都会通过工具来管理这些,效率提升了很多。具体的工具使用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 《推荐两款 GTD 工具》。

额外说一句,之前我也听说过 Omnifocus 的强大,还刻意去了解,但是自己一直不太会用。现在想想,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之前的任务还没有现在这么多,完全发挥不出它的价值。现在这种每天都有任务的情况下,自然而然的会通过它去梳理,反而用的比较顺手。所以在想很多的东西其实也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过程,到了一定的场景,有些事情就会自然发生。比如英语,一些国外留学的同学就说,你学不好是因为你没有那个需要的场景,等这个场景出现的时候,有时候会倒逼你马上去学会,你甚至会惊讶自己的学习速度之快。

4. 以用户的角度看产品

以前的我,也是程序员。大部分的时候会专注于 coding,专注更多的是功能有没有实现,很少去思考产品设计这个功能目的是为了什么?用户好不好用?

慢慢的,随着自己玩的应用越来越多,似乎一些产品体验的意识就慢慢上来了。这种情况下,我反而会急迫的想要了解这些产品后面的逻辑。就像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提到的,产品的功能也是产品的一个外在表现,更多的是需要思考这些功能背后的逻辑,《哪里是在设计产品,这是在设计人心。》这篇文章也就是我的一个思考。

5. 思考哲学问题

阅读多了,越来越发现其实哲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。现在感叹,学了哲学这么多年,到今天才发现它里面包含的深刻意义,既后悔当初没有好好学习,也反思之前的教育真的是比较失败。

学习的多了,慢慢的会发现很多学科之间的很多内容和概念是相通的。但是如果你只是学习单一科目,是不会发觉这点的。一旦你通过大量相关或者不相关学科的学习,发现了这一点之后,你会瞬间感觉这个世界变得十分的有趣。

哲学是一种抽象,就像很多的建模一样,哲学应该是很多其他学科抽象出来的模型。当你意识到这点,你会发现你突然拥有了通过表面看到本质的能力。

以上应该是我最近的一些变化,到底是不是呢?我当然要问下同事,结果得到了这样的答案。

尴尬~~~~~~~~~~~~~~~~~~

既然写了那么多,那就让这篇文章留着吧,不删了。

转载于:https://juejin.im/post/5b07935d6fb9a07ac65374a3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如何用CreateNewFrame() 函数创建其他视图
查看>>
创建、使用SpringBoot项目
查看>>
LinkedBlockingQueue和ArrayBlockingQueue区别
查看>>
面试题38-数字在排序数组中出现的次数
查看>>
再次总结移动端事【件穿穿透】问题
查看>>
vue示例之transition-另外发现一个vue(可能的)小bug
查看>>
linux高级编程day07 笔记
查看>>
基于IPv6的数据包分析(第三组)
查看>>
JavaScript获取网页属性包括宽、高等
查看>>
Angular 4.0 架构详解
查看>>
JAVA递归遍历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(包括子目录下的文件)
查看>>
range()和xrange()的区别
查看>>
快速搭建fabric-v1.1.0的chaincode开发环境
查看>>
Python学习的相关文件链接
查看>>
JSON 入门
查看>>
constructor中能不能有返回值?
查看>>
03动物类
查看>>
池化层pooling
查看>>
GPS坐标转百度地图并且加载地图示例.支持微信端访问
查看>>
浏览器自动跳转
查看>>